內容摘要:
各自以機頂盒方式推廣捆綁自身業務的做法,在都不能滿足用戶多樣化、綜合化需求的情況下,實際上是三網融合條件下各方展開的消耗戰,不利于智能終端產業的技術創新與發展。
正文:
時下,三網融合的標志性業務似乎只有傳統的IPTV以及OTT網絡電視,而廣電的廣播式數字電視被描述成一種過時的業務。因此,電視機頂盒概念逐步由原來的廣電數字電視機頂盒更換成了IPTV機頂盒,以及現在非常受歡迎的OTT網絡電視機頂盒,而這兩種機頂盒在新的形勢下,因為標準開放,正快速被同化成“智能網絡機頂盒”。
目前,由于網絡速度不高,很多網絡機頂盒對直播業務,特別是高清直播業務的支持效果不佳,導致大量智能網絡機頂盒在用戶購買后開機率不高而被閑置。
據統計顯示,受互聯網電視的沖擊,廣電機頂盒開機率正快速下降。廣電“免費”發放給用戶的機頂盒因為只能加載廣電業務,功能單一,也正在被大量閑置。
很顯然,上述兩類機頂盒的閑置,都是一種資源的浪費。各自以機頂盒方式推廣捆綁自身業務的做法,在都不能滿足用戶多樣化、綜合化需求的情況下,導致大量機頂盒閑置,不利于擴大終端市場規模,阻礙終端技術的進步。
廣電機頂盒完全由運營商定制,人為設置過多的市場準入條件,對技術落后的機頂盒廠家實施保護,扼殺了創新的內在動力,技術落后成為必然結果,最終導致在這個無智能不終端的時代,廣電機頂盒仍停留在功能機時代。同樣,電信IPTV機頂盒捆綁電信自己的IPTV業務,將用戶接受IPTV業務變成了變相接受電信的機頂盒。
可以想象,在帶寬還不允許的情況下,如果既想收看廣電的高清直播,又想通過IPTV或OTT機頂盒看點播視頻,用戶要在三個機頂盒之間來回倒騰,在電視上頻繁切換信號輸入,很多人會因此抓狂。
要改變這種非人性化的操作方式,最為理想的方式是將這三種業務融合在一個機頂盒上。從理論上分析,IPTV和OTT TV的終端實現機制是一樣的,本身可以實現融合,這種融合如果基于智能終端是很容易實現的。但問題是廣電的數字電視業務很難在智能終端上呈現,需要有比較扎實的數字電視技術功底,解決各地加密系統不統一的技術難題。這個難題同樣也難倒了像蘋果這樣極具創新力的公司。
為解決該難題,廣電總局公布了NGB下載CA技術標準,以期統一全國數字電視技術標準,廣電機頂盒產業界將在DVB(數字電視廣播)+OTT方面發力,推出新產品。據悉,如果嚴格按照廣電總局的NGB技術標準,需要專門定制芯片,這在技術和產業實現方面都頗具難度。
據最新消息,國內有廣電行業技術背景的泰信電子,基于智能終端,參照NGB接口規范結合Android開發出了智能數字電視操作系統DTVOS,在此基礎上可以加載廣電的數字電視、互聯網公司的OTT TV及電信的IPTV三種業務,且加載的應用數量不受限制。
基于DTVOS,就可以在同一臺智能終端上實現多種業務,以避免三網融合條件下各方展開的消耗戰。
歡迎轉載!